一、幼儿园口腔保健的重要意义
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,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小觑,它就像大厦的基石,对幼儿的整体发育起着关键作用。从营养摄取的角度来看,健康的牙齿是幼儿充分咀嚼食物的基础。当幼儿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,他们便能更好地将食物嚼碎,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,从而确保身体能摄取到充足的营养,为茁壮成长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。若是口腔出现问题,比如龋齿导致牙齿疼痛,幼儿可能会因咀嚼困难而减少进食量,或者避免食用某些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,长此以往,必然会影响营养的均衡摄入,阻碍身体的正常发育。
口腔健康对幼儿的面部发育也至关重要。幼儿时期,颌骨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,正常的咀嚼功能能够给予颌骨恰当的刺激,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。倘若幼儿因口腔问题无法正常咀嚼,颌骨得不到足够的功能刺激,可能会导致颌骨发育不良,进而影响面部的整体形态和美观。例如,长期的口呼吸习惯可能会使幼儿的面部出现上唇短厚翘起、牙龈因长期暴露而红肿增生、牙齿排列不整齐等问题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腺样体面容”。
口腔健康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紧密相连。幼儿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,牙齿、舌头、嘴唇等口腔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协调运动是准确发音的基础。健康的牙齿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控制气流,发出清晰、准确的语音。一旦牙齿出现问题,如牙齿缺失或排列不齐,可能会导致幼儿发音不清,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,进而对其社交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。
口腔健康状况还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。当幼儿因为牙齿问题,如龋齿疼痛、牙齿不美观等,可能会在与同伴交往中产生自卑心理,不敢自信地展现笑容和表达自己。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,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幼儿的性格发展和社交能力,甚至对他们未来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。
二、幼儿口腔发育特点
幼儿时期,口腔正经历着一系列重要的发育阶段。乳牙的萌出通常从出生后6-8个月左右开始,最先与世界见面的多是下颌乳中切牙,随后,乳侧切牙、第一乳磨牙、乳尖牙以及第二乳磨牙依照顺序逐一萌出,大约在2岁半左右,20颗乳牙便全部出齐 。这一时期,幼儿的乳牙钙化程度较低,牙釉质较薄,抗酸能力弱,加上幼儿喜爱甜食且口腔清洁意识不足,使得乳牙极易受到细菌侵蚀,从而引发龋齿。
在6岁左右,幼儿开始进入换牙期,这一过程会持续到12岁左右 。恒牙在乳牙的下方逐渐发育成熟,随着恒牙胚的不断生长,它会对乳牙根产生压迫,导致乳牙根逐渐被吸收,乳牙开始松动、脱落,恒牙便取而代之。换牙的顺序一般是先下后上、从前到后,下颌牙齿的替换通常稍早于上颌牙齿 。例如,6-7岁时,下颌的乳中切牙率先开始摇动、脱落,紧接着恒中切牙在此处长出;同时,第一磨牙也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悄然萌出 。随后,其他牙齿也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替换。
换牙期间,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至关重要。若是乳牙过早脱落,可能会导致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,使得恒牙萌出的空间不足,从而出现恒牙错位萌出的情况;而乳牙滞留,即恒牙已经萌出,但乳牙却未及时脱落,就会造成双排牙的现象,影响牙齿的正常排列和咬合关系 。
三、常见口腔问题及成因
(一)龋齿
龋齿,俗称“蛀牙”,在幼儿群体中犹如一颗“隐匿的定时炸弹”,具有极高的发病率 。幼儿喜爱甜食,糖果、饼干、果汁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是他们的最爱。这些食物中的糖分在口腔中会被细菌分解利用,产生酸性物质,而幼儿的乳牙矿化程度较低,牙釉质相对较薄,难以抵挡酸性物质的侵蚀,久而久之,牙齿表面的矿物质就会逐渐溶解,形成龋洞。
幼儿的口腔卫生习惯往往较差。他们可能无法正确掌握刷牙的方法,刷牙时间过短,或者刷牙不彻底,导致食物残渣和细菌在口腔内大量残留。特别是在进食后,如果不及时漱口或刷牙,食物残渣就会在牙齿表面和牙缝中堆积,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,进一步加速了龋齿的发展 。
此外,幼儿时期唾液分泌量相对较少,且流速较慢,这使得唾液对口腔的清洁和缓冲作用减弱。唾液无法及时有效地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酸性物质,从而增加了龋齿发生的风险。还有部分幼儿有夜奶的习惯,夜间睡眠时口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,唾液分泌进一步减少,口腔自洁能力降低,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含有糖分的奶液中,更易受到细菌的侵蚀,引发龋齿。
(二)牙龈问题
幼儿的牙龈较为娇嫩,容易出现炎症、出血等问题。牙龈炎是幼儿常见的牙龈疾病之一,主要是由于牙菌斑、食物残渣等在牙龈边缘堆积,细菌滋生繁殖,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。幼儿刷牙不认真,不能彻底清除口腔内的污垢,导致牙菌斑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,是引发牙龈炎的主要原因 。
幼儿在换牙期间,牙齿萌出时可能会对牙龈产生一定的刺激,导致牙龈局部出现红肿、疼痛等症状,这被称为萌出性牙龈炎。一般来说,随着牙齿的顺利萌出,这种情况会逐渐缓解。此外,幼儿如果缺乏维生素C,会使牙龈组织的毛细血管变得脆弱,容易破裂出血,从而导致牙龈出血。全身性疾病,如血液系统疾病,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,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 。
四、口腔保健方法与日常护理
(一)正确刷牙
选择适合幼儿的牙刷和牙膏至关重要。牙刷应挑选刷头小巧、刷毛柔软且有弹性的儿童专用牙刷,这样的牙刷能够灵活地在幼儿口腔内转动,确保清洁到每一颗牙齿,同时柔软的刷毛不会对幼儿娇嫩的牙龈和牙齿造成损伤 。牙刷的手柄要粗细适中,方便幼儿抓握,一般建议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牙刷,若刷毛出现弯曲、磨损或脱落的情况,应立即更换 。
在牙膏的选择上,3岁以下的幼儿,由于吞咽反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为避免吞食过多牙膏,可暂时不用牙膏,只用清水刷牙即可 。3 - 6岁的幼儿,可选用含氟量较低的儿童专用牙膏,每次用量约为米粒大小。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,有效预防龋齿,但过量摄入氟可能会导致氟斑牙等问题,因此需严格控制牙膏用量 。
幼儿应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,早上起床后刷牙能清除夜间口腔内滋生的细菌,保持口气清新;晚上睡觉前刷牙更为重要,能彻底清除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,防止细菌在夜间利用食物残渣产酸,侵蚀牙齿 。每次刷牙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,以确保牙齿的各个面,包括外侧面、内侧面、咀嚼面都能得到充分清洁 。
刷牙时,可采用圆弧刷牙法。将牙刷的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,轻轻按压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,然后按照牙齿的生长方向,以画小圆圈的方式,从一侧牙齿缓慢移动到另一侧牙齿,依次清洁上下颌的每一颗牙齿 。对于前牙的内侧,可以将牙刷垂直放置,上下刷动;咀嚼面则可以将牙刷平放,前后短距离颤动刷洗 。刷牙过程中要注意力度适中,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牙龈 。
(二)科学饮食
在幼儿的饮食方面,要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。糖果、巧克力、蛋糕、碳酸饮料等高糖食品,虽然美味可口,但却是牙齿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。这些食物中的糖分会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发酵,产生酸性物质,长期侵蚀牙齿,极易引发龋齿 。因此,要尽量减少幼儿食用此类高糖食物的频率,如需食用,应在进食后及时漱口或刷牙 。
多给幼儿食用富含钙、磷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,有助于促进牙齿的健康发育。牛奶、豆制品、鱼虾等富含钙质,钙是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,充足的钙摄入能使牙齿更加坚固 。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,如橙子、猕猴桃、西兰花、菠菜等,能增强牙龈的抵抗力,预防牙龈出血等问题 。此外,像胡萝卜、苹果等质地稍硬的食物,在咀嚼过程中能对牙齿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,同时还能促进颌骨的发育 。
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时间也十分关键。应定时进餐,避免频繁吃零食,尤其是在睡前,要杜绝让幼儿吃零食的习惯。因为睡眠期间,口腔内唾液分泌减少,自洁能力减弱,此时若口腔内残留有食物残渣,细菌会迅速滋生繁殖,大大增加了龋齿的发生风险 。
(三)定期口腔检查
定期带幼儿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。一般建议,幼儿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,即1岁内,应进行第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。此后,每半年进行一次常规口腔检查。通过定期检查,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口腔内存在的问题,如龋齿、牙龈炎症、牙齿排列不齐等,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专业的口腔卫生指导 。
口腔检查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。首先是牙齿检查,医生会仔细查看牙齿的数量、形态、颜色、排列情况,检查是否存在龋齿、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问题 。牙龈检查也必不可少,观察牙龈的颜色、质地、是否有红肿、出血等症状,判断是否患有牙龈炎 。此外,还会检查口腔黏膜的状况,查看是否有口腔溃疡、白斑等异常情况 。在幼儿换牙期间,医生会特别关注恒牙的萌出情况以及乳牙的脱落情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乳牙滞留、恒牙错位萌出等问题 。
家长们要充分认识到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,积极配合医生,按照规定的时间带幼儿进行检查。不要等到幼儿出现牙齿疼痛、牙龈出血等明显症状时才想到去看医生,此时口腔问题可能已经较为严重,治疗难度和痛苦也会相应增加 。通过定期检查,能够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有效保障幼儿的口腔健康 。
五、家园共育,共护口腔健康
(一)家庭日常护理
在家庭中,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好口腔护理工作。每天早晚,家长应耐心指导孩子刷牙,确保刷牙方法正确、时间足够 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,家长可以亲自为其刷牙,采用轻柔的手法,清洁牙齿的各个面 。比如,在孩子2岁前,家长可使用指套牙刷或干净的纱布,蘸取适量清水,轻轻擦拭孩子的牙齿和牙龈 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逐渐引导他们自己刷牙,但家长仍需在旁监督,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刷牙方式 。
除了刷牙,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饮食。严格控制孩子对糖果、饮料等高糖食品的摄入,避免在两餐之间给孩子吃过多零食 。多为孩子准备富含营养的食物,如牛奶、鸡蛋、水果、蔬菜等,这些食物有助于孩子牙齿和身体的健康发育 。例如,家长可以每天为孩子准备一杯牛奶,提供丰富的钙质;每周安排几次水果餐,让孩子摄入足够的维生素。
此外,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。饭后口腔内会残留食物残渣,及时漱口能有效清除这些残渣,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。可以为孩子准备专用的漱口杯,选择温度适宜的清水或淡盐水进行漱口 。同时,定期检查孩子的牙齿,观察是否有牙齿松动、牙龈红肿等异常情况,如有问题,及时带孩子就医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