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课程建设 > 园本教研 > 正文

“如何优化区域材料投放支持幼儿经验生长”系列教研活动(三)——记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小班组教研活动

作者: 时间:2025-04-11 点击数:

为了解决科学区材料管理现存问题,通过 “问题导向 + 实践转化” 模式,探索适合小班幼儿的材料分类、收纳及呈现策略,提升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。2025年4月10日,小班组教研组开展了以 “如何优化区域材料投放支持幼儿经验生长” 为主题的教研活动。

首先主持人出示了各班科学区材料整理与呈现的现状照片,引导老师们围绕材料摆放、分类体系及展示形式展开讨论。经总结,当前主要问题包括:材料摆放无序、分类体系缺失、展示形式单调。这些问题导致幼儿取用材料困难、探究积极性不足,且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。

接着老师们进行了理论学习,重点梳理 “儿童视角下科学区环境优化” 的理论框架,明确材料分类应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,呈现形式需融入情境化与互动性设计。通过分析优秀案例,老师们深入探讨了四种分类方法:依据材料属性分类、依据科学领域分类、按照幼儿年龄阶段分类、结合科学主题分类。在收纳方式上,案例中采用分层架、透明收纳盒、卡通标识等工具,即便于幼儿自主整理,又增强了视觉引导性。此外,情境化创设与互动式呈现成为研讨焦点,为解决 “展示形式单调” 问题提供了新思路。

各班老师们结合班级实际情况,参考理论与案例,选取一种分类方法对科学区环境进行调整。在经验分享环节,教师们结合调整后的照片,介绍了分类思路与整改亮点。例如,小 1班以 “磁铁” 主题为核心,通过情境化设计引导幼儿探索磁力现象,材料分类采用 “功能 + 主题” 双维度模式,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参与度。

    此次教研活动以问题为导向,以实践为抓手,为优化科学区材料投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,下阶段小班组将围绕 主题式科学区游戏设计展开深入研讨,聚焦核心经验,探索材料与主题课程的动态关联,进一步推动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发展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。

 

Copyright©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扬州路58号

联系电话:0512-53583696 邮编:215400